《孔子世家》: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孔子周游列国过其实是不得已为之,只不过后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过,具体孔子是什么时候从鲁国国走的,司马迁没有细说,也不见记载,大概是定公十五年的事。因为这一年鲁定公死了,孔子就没有了靠山,加上三桓的步步逼迫,只好踏上出奔的路上。
为什么要去卫国呢?第一卫国他离鲁国近,第二去卫国交通方便,第三卫国有朋友。这几条就足够了。颜浊邹是谁?孔子弟子,子路的大舅哥啊!而且姓颜,和颜回家族有关系,所以卫国是最好的去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吕氏春秋·尊师篇》《韩诗外传》《晏子》里面都有记载这个人,据说颜浊邹之前是在鲁国泰山脚下当土匪的,后来师从孔子,又到卫国当了官,另一个妹妹嫁给了卫灵公的嬖臣弥子瑕。所以颜浊邹在卫国混得不错。
通过这一层关系,孔子很快就见到了卫灵公,卫灵公是比较有手段的, 也是盛名在外,既然名气很大的孔子走投无路逃到卫国,那当然起了拉拢之心,于是就问孔子的薪水是多少,孔子也不客气,回答奉粟六万,卫灵公也不含糊,给!于是孔子就在卫灵公手下干活了。
时间不久,就有人说孔子坏话了,到底是什么坏话呢?这就需要猜了,当然我们不能瞎猜,孔子在卫国当官肯定是要打破原来的利益平衡,所以利益受损一方是最有可能的,但是什么样的坏话才能打动卫灵公呢?我先看一下当年发生了什么事!
《左传-定公十四年》: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大子羞之,谓戏阳速曰:“従我而朝少君,少君见我,我顾,乃杀之。”速曰:“诺。”乃朝夫人。夫人见大子,大子三顾,速不进。夫人见其色,啼而走,曰:“蒯聩将杀余。”公执其手以登台。大子奔宋,尽逐其党。故公孟彄出奔郑,自郑奔齐。
卫灵公为南子而召见宋朝,在洮地会见。当时卫灵公的太子蒯聩献盂给齐国,路过宋国野外。野外的人唱歌说:“已经满足你们的母猪,何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母猪是指南子,公猪是指宋朝,意思是说,已经满足南子,为什么不把宋朝归还宋国。太子蒯聩感到羞耻,对家臣戏阳速说:“跟着我去朝见夫人,夫人接见我,我一回头看你,你就杀死她。”戏阳速同意。于是二人前去朝见南子。南子接见太子蒯聩,太子蒯聩回头看了戏阳速三次,戏阳速后悔刺杀南子,所以没有下手。太子蒯聩频频用眼睛向戏阳速示意,南子觉察到太子蒯聩的脸色异常,知道太子蒯聩要刺杀自己,南子害怕,号哭着逃走,说:“太子蒯聩想要杀我。”卫灵公拉着南子的手登上高台。太子蒯聩于是逃亡到宋国 ,卫灵公将太子蒯聩的党羽都赶走。
就在这一年,卫灵公把自己的嫡长子给赶跑了,原因就是嫡长子蒯聩要杀掉南子,南子不是蒯聩的生母,两人之间有矛盾最正常不过了,蒯聩只不过找了一个猪队友戏阳速,关键时候掉链子,最后功亏一篑。当年荆轲刺杀秦始皇的时候猪队友是秦舞阳,中间也有一个阳字,刺杀这种事都是阴谋,果然不能带阳字。
卫国的政局的确很乱,国内分为两派,南子和蒯聩都在各自培养实力,南子有卫灵公支持,也在拉拢人才,宋朝就是一个。当下主流的观点都是骂南子的,说此女淫荡,与宋朝私通,其实我是不相信的,原因很简单。宋朝可是卫灵公专门给南子找来的,《左传》说的很清楚。有人说可能是卫灵公宠爱南子,让南子和自己的情人约会,我就真的太阳了,这是人说的话?
一个国王主动去给自己戴绿帽子,还公开派人去请,还让史官专门记下来,如果是这种智商能统治卫国42年?最大的可能就是南子在为自己扩充实力,招揽人才。那这个谣言是怎么来的呢?都怪孔子呢!孔子曾说: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觉着一个帅哥当然讨南子喜欢了,宋国出帅哥是很有名的,后来有一个叫宋玉的应该继承了宋朝的优秀基因,但是大家忽略一点,宋朝是宋国人,南子的娘家人,孔子祖上也是宋国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肯定是娘家人最可靠啊!
关于宋朝这个人,很多人都会和公子朝混为一团,这其实是两个人,宋朝这个名字一看就不是宋国公室的人,如果是就该称为“宋公子朝”或“宋公孙朝”。应该是宋国宫室血亲比较远的宋姓男子。
公子朝是卫灵公的叔叔,和卫灵公的嫡母襄夫人宣姜私通,在卫灵公18岁那年,公子朝联手左司寇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叛乱。灵公只得带少数人逃至死鸟(地名),后来卫灵公又成功逆袭,公子朝看到大势已去只好逃亡到晋国。卫灵公杀了叛乱根源之一的宣姜,彻底稳定了卫国局势。
《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孟恶北宫喜、褚师圃,欲去之。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惧而欲以作乱。故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作乱。......八月辛亥,公子朝、褚师圃、子玉霄、子高鲂出奔晋。闰月戊辰,杀宣姜。
按照左传的尿性,私通一定要记载的,但是里面可没有南子一句私通的记载,所以公子朝和南子私通?快拉倒吧!卫灵公大南子30岁,公子朝逃跑那年南子还没出生呢!就算是南子小卫灵公10岁,那时候南子也是流鼻涕的屁孩,哪里来的私通?宋国还有一叫公子朝的,但是100年前就死了,就更不可能了。
正是由于卫国国内乱局,孔子不知道站队哪一边,但是无论在哪一方都得罪另一方,卫灵公对孔子还是有所担心,毕竟接触时间不长,但是又不能直接赶孔子走,只好让公孙余假一出一入。那出了什么入了什么?就自己想象吧,反正很吓人,孔子恐获罪焉,赶紧跑路了。
补充知识:卫灵公
卫灵公,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姬姓,名元。生于昭公二年,(前540年),卒于哀公二年(前493年),寿47岁。初,因卫襄公夫人宣姜无子,嬖人婤姶生絷与元,而絷“恶疾”,不良于行,故孔成子与史朝借梦废长立幼,昭公七年卫襄公卒,元登基,是为灵公,在位42年。
卫灵公虽限于国势未能称霸,但其所作所为丝毫不逊于齐桓晋文楚庄秦穆那些霸主们,为一代诸侯之佼佼者。
《论语》中季康子问孔子,大家都说卫灵公无道,但“夫如是,奚而不丧?”夫子道:“灵公手下仲叔圉、祝佗、王孙贾等大臣,被安排到了最适合的职位上,人尽其用,国家怎么会出问题呢?”但人们往往容易断章取义,以至于多数人记住了前面那句“无道“的评价,却忽略了后面孔子的赞美。由此卫灵公落下了不好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