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话温泉

谈古话温泉

唐代在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周边建立了一些温泉宫,以京兆府新丰(今临潼)骊山的温泉宫、凤翔府郿县(今眉县)的凤泉宫、汝州梁县(今临汝县)的温泉宫最为有名。

唐代帝王酷爱温泉,频繁游幸温泉宫,尤以唐玄宗为最,骊山温泉宫也是唐代帝王游幸最为集中的行宫。唐代初年,对骊山温泉宫进行了大规模修建,至唐玄宗时,华清宫已是一座结构严谨、雄伟壮丽的庞大宫殿建筑群,展现出“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的优美景象。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本著名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1400多年前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喜欢研究水文地理、自然风貌,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水经注》中,郦道元以水道为纲,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古迹及风俗等均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为后人研究古代地理和人文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水经注》中载有温泉31个,按温度的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5个等级,依次为"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如"炎热特甚"的温泉,可以将鸡、猪等动物的毛去掉;"炎热倍甚"能使人的足部烫烂;"炎热奇毒"泉水可以将稻米煮熟。书中还对各个温泉的特点、矿物质、生物等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如有的温泉有硫磺气,有的有盐气,有的有鱼等。

《水经注》多次提到温泉可以"治百病",如"鲁山皇女汤,可以熟米,饮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么自在,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真实的记载了温泉的保健作用。又如"大融山石出温汤,疗治百病"、"温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则病愈,世浊则无验"等,都说明朝在当时人们对温泉的医疗价值已有了相当的认识和研究。

我国有温泉3159处,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几乎包括世界所有类型的温泉。"造物独钟情,地热温泉流沸水;寻幽得胜景,楼高碧树映汤山",经过4000多年对这些珍贵地热资源的开发,神州大地处处开遍绚丽夺目的温泉文化之花。

我国的温泉文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散见于我国有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被称为"一方之总览"的地方志中,这些地方志记录了某地温泉的发现经过,水质特点,神话传说,诗词对联,温泉功效,翔实丰富、科学性强,把它集中起来就是一部中国温泉文化的百科全书,可见中国温泉的养生治病功能在世界是有口皆碑的。

中国是诗歌大国,地方志又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的温泉诗和地方志辑录的温泉珍闻,是我国温泉文化的双璧,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无或缺乏的。我国描写温泉的精英文化与俗文化并存,互相辉映,文学艺术形式多姿多彩,这又是中国温泉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华民族勤劳、聪明、富于创造性,善于利用温泉,其利用温泉是全方位的:可见中国人对温泉的情结是何等深厚!"春日洗浴、升阳固脱。夏日浴泉,暑温可祛。秋日泡泉,肺润肠蠕。冬日洗池,丹田温灼。"

我国利用温泉最辉煌的成就是创造了加料温泉---"中华汤"。我们的祖先在温泉水中加上经过处理的灵芝、芦荟、三丫、人参、菊花、牛奶、美酒、醋……人们浸浴其中,起到很好的疗疾、养生的效果。这是继承我国春秋时代的《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的传统医学成果的伟大创造。连有温泉大国之称的、以"汤治"驰誉世界的日本,也称"中华汤"确实了不起。"中华汤"是中国温泉文化的精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盘点最强特效光环 这几个光环才是顶级特效
🪶
离开中国,苹果还能生存吗?
365bet注册送钱

离开中国,苹果还能生存吗?

06-29 👀 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