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各年龄段关键经验及案例解说!

【专家视角】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各年龄段关键经验及案例解说!

(二)科学思考能力

3~4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对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积极思考

观察苹果时联想到以前吃过的不一样

根据教师的引导,尝试对观察结果提出问题

观察小兔子吃萝卜,思考小兔子还喜欢吃什么

4~5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根据玩风车的经验,猜测风车转动速度快慢的原因

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和概括,认识到事物的不同和相同

对各种水生动物的观察中,发现它们的不同,同时概括出它们都是水生动物

根据已经获得的资料进行推断、得出结论

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哪些物体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5~6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合理的推论

从对大树的根系的了解,推论草的根系及其作用

根据过去的经验或逻辑推断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能根据过去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小“潜水艇”的沉浮变化

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自己对物体沉浮的猜想

(三)表达交流能力

3~4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描述迎春花的颜色、花瓣、枝条等外部特征

用描述性的词汇对其观察经验进行讨论和分享

如用湿的、冷的、白的来描述雪

提取已有经验来进行描述和比较,并表达其观察经验

表达交流周末去动物园的所见所闻

运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愿意对苹果的特征进行讲述

4~5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客观描述所发现的事实或事物特征

描述玩磁铁的过程中的发现

概括性地描述一类事物的特征

对一堆有红色、有绿色的苹果概括为:苹果的颜色不同

对现象进行直观、简单的解释

纸花能开放是因为纸吸了水

运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并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河水污染现象

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将物体的沉浮状况用符号记录

5~6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描述事物前后的变化

描述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用叙述性语言来传达信息、提出问题和提供解释

叙述斜面滚球的发现及遇到的问题

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更多的概括

知道自行车、汽车、飞机等都是交通工具

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

大胆表达自己对岩石观察后的发现

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学习用图画表现种植园地中蚕豆的生长变化

探究中学习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在沉浮的探究活动中与同伴合作,共同讨论实验方法

倾听、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观点

从别人的讲述中积累有关海洋动物的经验

(四)设计制作能力

3~4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探索结构性材料

探索雪花片、积木的玩法

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

学习用推、按、拧等不同方法开电筒

学习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

选择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小花瓶

4~5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利用各种材料,有目的地建构

能够运用积木、瓶子、泡沫等材料进行建构

安全地使用简单工具

安全地使用剪刀制作小物品

学习制作简单的物品

学习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简易喷水壶

5~6岁幼儿

关键经验

案例

按照程序进行制作

根据纸浆造纸的程序尝试制作纸张

正确、适当地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

使用小锤子、螺丝钉接合木板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运用多种物体进行建造和建构

运用多种材质的物品,通过剪、拼、钉、粘贴等方式组合,为娃娃制作房子

选择所需要的工具、技术对已有的材料进行设计和操作

使用工具刀切割泡沫板

为制作的物品设计简单的外观造型

设计不倒翁的外观

版权说明

本文系教师荐稿作品,来源于:张俊 等著《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感谢原创作者的付出与辛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自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请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并请推荐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学前云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